院系简介

·拉曼中文系

 

拉曼大学(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是马来西亚私立大学中迅速崛起的高等学府。大学部于二零零二年正式开课,中文系建校时期也同步诞生。筹议中文系一事,由洪天赐教授与林水檺教授协助策划,教学模式初步建立。研究所(硕、博士班)也分别于二零零六及二零零九年成立。

 

二零一零年九月中华研究院成立后,中文系转隶此学院。中华研究院是目前校内唯一跨校区的学院,各设有中文系,即双溪龙校区中文系负责硕、博士课程及在职学士课程,而金宝校区中文系则负责学士课程。

 

中文系课程除了研究中国经典,也注重东南亚当前社会需求,以塑造兼具智慧与品德的国民为目标。课程规划以提供中国文化为主,并以东南亚社会脉动、文学艺术为关怀。中文系守正创新、思想活跃、学风自由,同时具有严谨求实的风尚。

 

教学上注重为学生打下厚实基础、提升学生对中文专业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兴趣与潜能,以培育学养兼备,视野广阔的人才。拉曼大学中文系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术活动、欢迎访问学者、业余进修生,致力推动中华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缘起与宗旨

 

本系依据传统文化精神,提供高等教育,以中文为主要授课语言,在发扬文化传统、促进汉学研究之余,也重视本土与区域研究。中华研究院以开拓学术包容、自由开放之风气,培养学问通达、襟怀广阔、具有广阔文化视野的人才为宗旨,以尽文化薪传的责任。

 

·师资阵容

 

中文系筵请学有专长讲师,目前教员廿一位,其中五位副教授、十五位助理教授、一位讲师,亦聘有客卿教授两位,为马来西亚中文学科当中师资阵容最具规模的院系,研究领域涵盖文史哲、传统汉学与本土研究等。

 

·学术交流

 

大学与国内外其他的大学、研究机构联盟进行学术交流,院系则鼓励师生出国实习、进修、开会,与全球大学作学术交流,并聘请著名国外学者任客座教授,提供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整合研究成果,促进学术合作,推广传统文化教育。

 

·研究中心

 

院系属下有中华研究中心,并依教师专长及未来发展方向设立“马来西亚华人与文化”、“现代华文文学”、“汉学”、“当代中国”、“闽南文化”、“中华艺术”六大研究群组,负责规划短期课程及学术活动,以促进系内的学术发展,爬梳经史子集,兼习现代文化,融合东西方与本地研究融合之视野。

 

·课程特色

中文系设有学士、硕士与博士课程,提供完整的华文高等教育与研究体系。课程学位皆受马来西亚学术认证机构(MQA)和公共服务局(JPA)承认。

 

大学部

大学部课程涵盖面极广,经史子集与本土研究,皆有师生深耕其间。其中一年级必修课有中国通史、马来西亚华人概论、中国文学史、国学概论、文学概论、中文工具书使用方法、现代汉语、唐宋诗选、四书、马华文学。二年级需上唐宋文选、文字学、词选、中国当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思想史。三年级学生需上中国近现代思想,并完成实习与论文习作。

 

除了打根基的基础课,中文系也提供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如二年级开办文选与习作、诗经、楚辞、史记、中国古典小说、文学批评概论、汉魏六朝诗文选、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古代汉语、中国古典文学专著、中国历史专著、中国哲学专著、世界华文文学、三年级可选修马华文学与马来文学比较、文学创作、元曲、中国文化与哲学中的宗教思想、声韵学等课程。此外,学生也能修读外系的选修课如新闻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商务英语、大众传播英语、组织与人力资源等。

 

研究所

本院所开设的硕士课程分为论文制与混合制。前者以修读两门科目以及撰写至少六万字的专题论文为主;后者则必须修读六门科目,以及撰写一篇至少三万字的专题论文。博士课程须修读三门指定科目,并完成十二至十五万字的专题论文。研究所课程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学习侧重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人文素养以及塑造自主独立的人格。

 

·中文藏书

 

拉曼大学中文馆藏是本国三大中文藏书库,藏书包含教学、研究、珍藏三大块。中文藏书计有汉籍善本、东南亚资料、教学研究用书等逾十五万余种二十八万余册,单是光绪十年本《古今图书集成》就藏有两套,还有《四库》系列丛书、东南亚出版品等,琳琅满目。图书馆另有中文学术期刊、文学杂志以及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数十种。馆际日常作业新书采购、旧籍修复。

 

·学生活动

 

院系共有三大臂膀,即中文研究学会、研究生学会及毕业生协会。各学会活跃于校园,主办多项广受欢迎的常年活动,如讲座、迎新会、谢师宴、文学周、研究生论文发表会、中文书展等,创造丰富的校园文化。

 

宣传单

Last updated: 14 Mar 2019 by ICS © 2003 - 2024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Legal Statement | Terms of U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