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谈儒论教
中华研究院研究生乐学读书会,于2011年5月28日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

 

 


 

(一)古今儒者

 

 

为数九人的硕博班师生于2012629日下午3时,在金宝中华研究院会议室中进行了六月份的读书会。本次报告的同学为陈慧娴与沈心慈,分别讨论近代的林文庆与古代的孟子,并由黄文斌师担任本次对谈人。

 

主持人蔡宗璟同学发表了简单的开场白后,陈慧娴同学首先报告其文章〈君子不器:林文庆及其儒家思想研究〉,试图从林文庆在医学界、商界、政界及教育界为社会、国家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刻画出林文庆驰骋于不同领域中所展现的多面性,进一步分析与论证林文庆「君子器」的风范。首次参与读书会的罗慧倩同学针对文章内容提出其问题:「他在西方受教育,西方文化对林文庆是否有影响?他的岳父是基督教神父,林文庆是否也受基督教影响?为何他对基督教如此抗拒,以至他在基督教与儒教的课题上与人打笔战?」罗慧倩同学的疑问激发了与会同学对此问题的思考,而她的思考方向也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另一评论人沈润远同学,则认为文章中部分内容的叙述不连贯,同时也有着年份跳跃的现象。

 

另一名报告人沈心慈的文章为〈孟子论人──人的基本概念〉,文章中罗列孟子关于「人」的概念,尝试从《孟子》一书中取其对「人」的想法和观念进行引申,以进一步了解孟子如何看待「人」。评论同学孙小惠与陈慧倩都认同其论文架构,然孙小惠认为内文的分布有些失衡,建议或可把部分内容移至下一章节处理。出席者马峰同学也建议沈心慈同学应注意各小节之间的逻辑,方能让文章脉络更为清楚。

 

报告人回应评论人与出席者的建议后,则由对谈人黄文斌师作总结。黄老师提醒陈慧娴同学必须注意林文庆的教育背景及其个人与公众事业的论述。至于沈心慈同学的文章,则需注意人与动物的不同。孟子说:「人之所以异禽兽者几希」,而这个「幾希」,就是人的价值所在,而孟子就是藉着两者的差别,建构自己的学说。

 

本次读书会就这么穿越时空,从林文庆谈到了孟子。对于本次小型读书会的脑力激荡成果,黄文斌师表示满意,同时也不忘鼓励与会者马峰同学提呈文学研究报告,也许同学们能从非文学的视角提出一些意见供其参考。

 

(二)乐在书中

 

2012727日下午3时,中文系金宝校区迎来了另一场读书会。本次报告同学为沈心慈与孙小惠同学,主持人仍为蔡宗璟同学。读书会尚未正式开始前,对谈人黄文斌师一再表示读书应该是快乐的,提醒同学们应时抱有快乐的心情来参与读书会。

 

随后,读书会正式开始,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沉淀与准备,沈心慈同学本次交上了更高水准的文章,报告题目为〈孟子人性论〉。其文章紧扣黄文斌师于上回读书会中提出的要求,梳理出孟子及其他注本对「几希」的概念及辨析孟子思想中对于人性的本质与内涵。评论同学陈慧倩发现文章中所引用的三家注皆把重点放在「义」之上,仍有发挥空间,因此建议心慈同学可以留意更多这方面的资料。另一评论同学罗慧倩针对报告的一些关键字眼(如:生物性、道德属性、自然属性等)提出疑问,同时也表达本身对《孟子》部分内容的疑惑:「心与性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明确划分?」心慈同学通过简单明了的解释,让大家了解心、性实际上互为表里,继而表示:「心、性属外在或内在,基本上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话虽如此,钟颖杰同学仍热心提出意见,建议报告人或可参照佛教经典的内容,尝试进行探讨。

 

另一名报告人孙小惠的文章为〈南洋大学中文系19751976年之学制与课程概况〉,通过新加坡的教育报告书及《南洋大学概况1975-1976》,了解南大中文系这两年内的发展概况。评论同学沈润远表示其文章并无特别交代研究有关概况的原因,让人无法了解有关课题的探讨价值。另外,也应把文章分小节处理,让报告更能一目了然。钟颖杰同学则对该校于1975年偏重英语教学及开办翻译课程的原因存有疑惑,也对该校把「中国语言文学系」易名为「汉学系」感到好奇。与此同时,他也提醒小惠同学把研究重心放在南大的当儿,也应再了解当时新加坡是否还有其他大学也具有研究价值。

 

评论及提问环节结束后,对谈人黄文斌师先对心慈同学的报告给予点评。老师肯定心慈同学在本次报告的努力及投入很多心思,然而仍有数点需要留意:应把孟子的学说放在历史的脉络来谈,思考孟子为何要在这个时代提出性善的学说。另外,进行研究时,不能只解释孟子的说法,要反思孟子学说是依据什么道理来建构的,同时也要留意与孟子学说不同者的意见为何,及其他朝代学者对孟子学说的看法。至于小惠同学的报告,则应先交代南大中文系于1975-1976年值得研究之处,同时也应尝试挖掘其课程有什么特色,如为何读中国思想专著指定读的是《庄子》一书?因当时的任课者为庄子学专家王叔岷教授,而讲课老师与课程的设计必然有一定之关系。另外,也应该了解其他地区大学的中文研究课程概况如何,通过比较来找出南大中文系的特色,才能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

 

虽然同学们的研究方向都不尽相同,但研究方法却是通用的,因此黄文斌师的点评,除了让与会同学对艰涩的《孟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南大中文系的研究也有了更明确的概念。本次读书会的气氛较为热络,报告人及评论人也从中获益不少,初步实践了「快乐读书」的精神。冀望大家能把有关意见及建议记在心上,并运用这些研究方法来丰富各自的研究。(陈慧倩报导)

 

     

 


Last updated: 15 Aug 2012 by ICS © 2003 - 2024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Legal Statement | Terms of U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