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闽客语言田调经验》讲座报道

 

作为多语境地域的一员,多少人知道马来西亚的闽语系统可分为哪两大类?特色如何?差异何在?由于条件合适的语者已越来越少,再加上须配合历史脉络与实地情境来了解语言的发展,语言学的研究过程十分不易。国立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张月琴教授与谢丰帆教授于2018117日,下午330分至530分,于拉曼大学NF023室,与出席者分享该团队研究计划的调研成果,题目为《马来西亚闽客语言田调经验》,出席本次讲座的师生来自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与文学院。

  

 

在张月琴教授正式开始演讲前,中华研究院院长张晓威副教授与副院长黄文斌副教授先与两位清大教授进行简短交流。随后,再由担任主持人的黄文斌博士给本讲座的缘起进行简短的讲述,透露本身在2012-2013年间访问清大时获得张教授等人招待,而清大人社系系主任黄一农教授亦于2015年到马来西亚进行演讲,两校也因此有了更多往来。

 

张月琴教授表示,本身与谢丰帆副教授到东南亚进行语言调查,主要是因为“季风亚洲与多元文化”计划。该计划由台湾教育部补助,前后进行了六年半(2008-2015)。“由于我们对新加坡比较熟悉,所以在2009年先到那里研究闽南话。与会馆人员接触后,发现在新加坡已经找不到很好的语者。主要原因,是新加坡的闽南语已加入了许多英语,华语也比较强势。

  

 

由于以上的阻碍,张教授后来转至马六甲进行研究,并获得马六甲永春会馆的大力协助。“我们到那里研究老一辈以永春话为主的语者,但年轻一辈已经不讲闽南话了,因从6070年代开始,马六甲华教人士沈慕羽先生决定推广华语。从2009-2011年,我们在马六甲只进行了部分的研究,研究马六甲的语音系统,也发表了一篇文章于国际期刊。后来,因为在马六甲只能找到老年人,语者也不多,因此就移至麻坡进行调查。

 

相对而言,麻坡的闽南语保存得比较好,但也只能找到老年人语者,找不到年轻一辈的进行合作。不过,由于此地闽语与泉州系统比较接近,对他们而言趣味性比较少,“后来,有人推荐我们研究槟城闽南话,因此地闽南话比较‘奇怪’”。在好奇心驱使下,张教授的团队于2012年来到了槟城。

 

“期间,我们曾到浮罗山背进行客语研究,后来遇到了困难——当地人的闽南语讲得比客语好,就没有再进行下去。”在浮罗山背的客语研究出现了障碍,他们于2012年改至沙巴进行客语研究。然而,因为人手不足,该团队只在沙巴收集了一些资料,尚未作进一步的分析。张教授表示,“我们希望能培养当地学生研究语言的能力,继续进行在地研究,以便可以在这个区块上有更多的合作。

  

 

闽南语比较强势的腔调属泉州与漳州系统,“据前人的研究,槟城闽南话比较偏向漳州系统,南马偏泉州系统。”谢副教授补充,槟城闽南语连虚词也加入了马来语词汇,如suka”、“tapi。张教授也指出,最有趣的是槟闽语声调系统已经作出了改变,后置是上声调,尾音会往上扬。“我们假设这种情况是受马来语影响所导致,但并不是所有字的发音都有变化。此次前来调研,主要是希望能够把这个情况弄清楚。”

 

以上为槟城闽南语的两个特点。至于第三个特点是保留了较多的元音,不过语调与中国及台湾闽南语有所不同。“语言是多变的,没有所谓标准语。新加坡周清海教授提倡大中华地区的华语,即尊重每个地方的华语。”话说至此,张教授也顺带提及,槟城华语的特色有所谓第五调,跟第四声有所区别。另外,此地的华语没有词汇轻声,但虚词会轻读,同时也有所谓“前化现象”,与北京话的“女国音”十分相似,而这也与客语特色的“前化现象”类似。“槟城是以闽南语为主的地方,为什么其华语的变化会倾向客语特色,也是很奇怪的现象。”

 

以上皆为张教授团队的初步研究结果。“研究对我们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因语言会一直变化,可能是因为大家偷懒而发音不正确,或是互相接触而起的变化。”由于东南亚的多语环境,是张教授及研究团队验证语言学理论的绝佳市场,所以他们对这里的语言非常感兴趣。张教授透露,该团队目前只对单字感兴趣,希望将来的研究范围扩展至句子后,可以有更多研究者协助研究句子语法。“这些都需当地语者参与研究,才能发现细微的部分,因外人比较难理解个中微妙处。”

 

张教授指出,台湾目前推展新南向政策,因此清华大学也提呈了“季风亚洲”的计划书。“目前在等待教育部的决议,希望能成立有关中心。若获批准,清大将来就会在“人文社会研究中心”外,另设“季风亚洲研究中心”。季风亚洲研究中心的深耕计划包括:(一)“全球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二)“全球化下的多语环境的语言生态”(张月琴教授与谢丰帆副教授等人共同主持的计划,了解越南与马来西亚的华语、闽南语、客语进行研究);(三)与政经比较有关系的“高龄化移民社会中的发展、分配与社会正义”,子题有“老化对经济成长的冲击”等,以及新加入的“全球化的历史文化研究”,在考古方面有非常多的研究,以及(四)“全球化下的华语文数位教材研制”。最后一项计划的研究缘起,是清大与新竹教育大学的合并后,该校已纳入了这部分的师资,因而希望能在进行研究后,把相关教材推广到全世界。为了配合南进的政策,该校亦特别设置了: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国际留学生华语教学学程、国际留学生学院,至于计划中的季风亚洲学位学程,则将开办东南亚相关的课程。

 

 

接下来,就进入了问答环节。张教授补充,在槟岛的研究,样本基本上涵盖所有年龄层。期间,由于陈明彪老师提醒东南亚文字发音系统的根据是汉语拼音,张教授指出,根据其观察,注音符号对外国人而言是比较好的学习系统,虽然入门比较难,但不会造成混淆。交流环节异常热烈,双方也针对彼此可以合作的事项继续进行讨论,至晚宴时分方止。(陈慧倩报道、游欣瑜摄影)

Last updated: 28 Mar 2018 by ICS © 2003 - 2024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Legal Statement | Terms of U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