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威师赴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发表论文

 

      本院张晓威院长于2018年11月16日赴台湾参加国立成功大学与国立金门大学主办的「2018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闽南人兴学办教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从陈嘉庚到杨忠礼〉为题发表论文。研讨会的缘由是2006年,金门县文化局主办了第一届「金门学学术研讨会」,之后每二年召开一次,迄今迈入第七届。第一至三届金门学学术研讨会,分别在金门,台中(中兴大学),金门召开。第四届(2012年)再度走出金门,于台南(台湾文学馆,成功大学)举行,并提升为「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具体展现金门人的国际观并发扬金门学的国际化,成效显著。第五届「2014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南(成功大学),金门(金门大学),厦门(厦门大学)三地接力举行,强调从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战争与和平,金门永远是海峡两岸交流最重要的桥梁。第六届「2016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则跨国移师到金侨众多的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举办,不断求新求变。第七届「2018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了扩大金门学的广度与深度,以提高其知名度与影响力,特别规划于11月16日上午在台南(成功大学),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同步开幕,11月17日中午至18日下午则会师金门(金门大学)。

 

照片1:张晓威老师与主持人王三庆教授合影

 

      张师论文指出,陈嘉庚兴学办教精神被誉为典范,甚至被称为「陈嘉庚精神」。在陈嘉庚之后,闽南人在东南亚创办和支助华文学校不遗余力。「陈嘉庚因素」被誉为是闽南族群兴学办教的基因。于是,在陈嘉庚之后有李光前,陈六使,李成枫等,成为东南亚闽南人教育家谱。这个闽南人教育家谱还在持续地编写,当中祖籍金门的杨忠礼,其办学历程与陈嘉庚颇多相似之处,两人分别在马新参与创建华文中学,即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和马来西亚巴生兴华中学;在家乡创建或参与大学的兴建,即厦门大学和国立金门大学。

 

      张师认为「陈嘉庚精神」所表达的不仅鼓吹热络筹款的出钱举止,同时在办学理念上亦强调理智,务实,要有跨文化相容开放的气度,以及择善固执且与时并进等的态度。这种「陈嘉庚精神」时至今日,尚对马来西亚闽南人的兴学办教精神影响颇深。就巴生兴华中学有今日的成就,实可说是一种闽南人兴学办教精神的再现,这里头不仅看到闽南人兴学办教的身影,同时也看到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除了前人的播种,也和杨忠礼接任董事长后秉持「陈嘉庚精神」有关,将学校发展成为马来西亚目前华文独立中学的佼佼者之一。除了秉持「陈嘉庚精神」,其实杨忠礼的办学历程与陈嘉庚颇相似,例如陈嘉庚在新加坡时,对于当地华人子女的教育非常热心,自1918年在家乡创办集美师范和中学后1919年亦在新加坡创办了规模宏大的「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该校当时可说是南洋地区最高的华文学府。1921年陈嘉庚回中国创办厦门大学,为教育事业奋斗不懈。至于杨忠礼不仅参与巴生兴华中学的创校,也是校友之一,自2006年起更担任该校董事长至2017年辞世止,并且自2005年开始参与家乡国立金门大学的创办。

 

照片2:张晓威老师会场留影

 

      除了巴生兴华中学,杨忠礼也对多所学校的发展或筹建贡献良多,这包括位于吉隆坡的州立华文小学,巴生的滨华独立中学等。杨忠礼虽然没有像陈嘉庚般倾家荡产来兴学办教,但是在上述建校与发展中所捐助的款项却是非常的可观。此外,杨忠礼秉持了陈嘉庚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怀精神,同样在金门家乡参与了高等教育学府的创办,一圆金门人在当地设立一所高等学府的愿望。杨忠礼不仅对「陈嘉庚精神」推崇与支持,甚至身体力行去弘扬「陈嘉庚精神」。从在地到原乡,对于教育的贡献,无论是巴生兴华中学的发展或捐资创办国立金门大学的历程观之,实可说是一种闽南人兴学办教精神的再现。这当中不仅看到闽南人兴学办教的影响,同时看到的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此次与会发表论文者,分别有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印尼、越南以及台湾学者,讨论课题涉及金门古代科举文化,金门现代文学外译,金侨兴学,两岸交流,语言文化,军事工事,聚落建筑,文资保存,生态教育,城乡建设等二十二篇关于金门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院长办公室供稿)

Last updated: 08 Mar 2019 by ICS © 2003 - 2024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Legal Statement | Terms of Usage